| 前言
2013年,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4月6日设为“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国际日”。
从可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作为结束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奥林匹克休战”的传统,创造了历史上最持久的和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两国士兵在战场上以举办足球赛的形式度过了一个和平的圣诞节,再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使之成为联结国家、联结文化、联结层级的全球盛会。体育运动始终寄托着人类希望建立一个以“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为原则的世界,而这也正是《奥林匹克宪章》所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
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群体,青年或作为运动员奋争荣誉,或作为组织者维促公平,或作为宣传者广播精神,或作为志愿者奉献承担,同样以体育为共同的语言,跨越了意识的鸿沟,实现了全球的融合对话。
在全球和平事务方面,全球近一半的人口是年龄在30岁以下的青年,没有他们的参与,和平建设工作就难以取得成功。青年以其在群体中的无形带动力,项目中的积极创造力,志愿服务中的广泛影响力,成为维护和平与建设和平工作有持久性和包容性以及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
为此,南京和平论坛“为和平设计”组委会特别策划“体育与和平”系列专访,从青年个体的角度出发,展现他们如何与体育相结缘,因体育而改变,为体育做奉献。本次专题访谈将分上下两篇。在本篇(上篇)中,我们将从本土体育的宣传推广,特殊奥运会背景下的特别关注,冬奥志愿工作的所做所思中感受她们的体育与和平。
| 推广本土体育项目就像对待奥运火种一样,要使之生生不息得以延续——林诗凌国际奥委会青年领袖计划成员北京冬奥会火炬手
我从小在南方的港口城市泉州长大,泉州是许多国内知名体育品牌的生产地,这使我生活中接触到的体育产业有着深厚的商业氛围和文化。因此在研究生阶段,我选择去国外进一步学习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体育项目推广。后来我入选国际奥委会青年领袖计划,在项目中与来自乌干达、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伙伴一起合作,以体育的方式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
每个国家都有国民喜欢的运动,还有许多有地方和风俗文化特色的项目,划龙舟、刺球、抢包山等等,这一系列中国的本土、传统体育项目也还处于待发掘的状态。我们现在所做的包括项目的推广普及,运动员的自身发展,以及扩大受众群体,对于推动项目走出国门有很大的帮助,也让体育促进了人们之间更多的了解和交流。
对在本土体育文化项目向国际化项目转变的过程中,要真正大众化、国际化和“去国别化”会带来许多挑战:项目本身文化的消亡与曲解、发源地之争,推广和曝光不足,后续发展资金不够,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所尝试的便是在社交媒体平台帮这些体育活动增加曝光,让更多的人看到和开始讨论;而一旦这些运动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大众话题,就说明我们的努力有效果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受访者供图|在颐和园举行冬奥火炬传递
2022年,我成为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手,在当今的特殊背景下,组委会也精简了程序,但我们作为火炬手进行火炬传递的时候体验非常好。这让我更加深层次地思考我们的角色——作为火炬手,我们不是明星,我们担负的责任是传递这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小小火种,使之生生不息得以延续。我认为奥运的精神也是如此,在体育竞技中的坚毅和顽强,让人类文明向前向上发展。
| 人会因体育运动而被激发出善良,而特殊人群也能通过体育证明自己
——赵晓越国际特奥会东亚区全球发展与政府关系经理
因为家人的关系,我在很小的年纪就接触到残障群体以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在美国完成学业后,我还成为了一名特教老师。后来我希望以更大的平台力量帮助特殊人群,于是进入了国际特奥会,主要针对心智障碍人群开展相应的工作。
我希望能以特奥运动员为核心,推动普通人对有心智障碍的特殊人群的理解,让特殊人群通过恰当的资源配给和技能锻炼,建立自信心,更好地融合到整个社会中,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所处的社会应该是多元的、融合的,每一个群体都应该获得在这个社会公平生存和生活的权利。各个群体之间是平等的,应该提倡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态度和行为,这也是国际特奥会正在推广的融合领导力的核心理念。
受访者供图
在我所接触的人和事中,有许多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有意义的时刻。陕西的“唐宝宝”杨乐,通过成为特奥运动员提高了身体素质,建立了自信,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18岁高中毕业后,由于心智障碍人士很难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深造,杨乐在自己和家人的努力以及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开办了一家奶茶店和烘焙坊,雇员多为心智障碍人士。去年杨乐还担任了全国残奥会的火炬手。他的阳光、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感染了更多身边的人。
受访者供图 | 杨乐(右一)
2019年北京特奥会东亚区青/少年领袖峰会期间,邀请了世界各地心智障碍和非心智障碍的青年、青少年以及导师参加。峰会期间的一个活动是爬长城,有一位来自美国的特奥运动员由于身体原因想要放弃,但在导师和伙伴包括一些当地游客的掌声和鼓励下 ,这位美国女孩最终完成登顶并骄傲地说 “我做到了!” 那个场面让我至今难忘。它展现了人因体育运动而被激发的善良,而残障人士也通过体育证明了自己,在互动的场景中改变了非残障人士的认知。
受访者供图
在特奥运动中,运动员们那种单纯享受体育的快乐,在交流中的坦诚与直率也时常感染着我。让我更加觉得在国际特奥会这个包容的平台中,所有人群都可以平等相待。
| 享受奉献的过程,英国主管不顾困难也要参与奥运的工作——小柏北京冬奥会志愿者
我在北京冬奥志愿者中担任五棵松体育中心的摄影助理,工作主要负责引导五大通讯社和各参赛国的摄影记者入驻相应的摄影位置,并满足他们在赛事期间的各项要求。
受访者供图|赛事期间的摄影位置
在我们的小组中有一位来自英国的部门主管,他在伦敦奥运会期间从事摄影工作,如今已经70多岁高龄了。原本在伦敦定居的他,为了参加北京冬奥会的拍摄工作,不顾严峻的疫情,毅然来到了中国。他对整个赛事抱有很大的热情,经常在工作中给我们分享他的奥运志愿经历,希望我们能从中多学到一些奥林匹克精神。他腿脚不便,在工作期间曾多次到医疗站上药,并惊异于云南白药的神奇。从他身上我们都感受到了他对于冬奥会的奉献精神,以及真正享受在奥运所带来的和平氛围里。
奥林匹克存在的意义,或许就是让原本多元的世界在同一时刻共享公平的赛事。只有在这种规模的赛事上,我们才能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理解的友好与团结,以及运动员们在奖牌的争夺中表现出来的体育竞技精神。
尽管国际形势是动荡复杂的,但是在奥运会中我并没有感受到这些。不管是运动员还是记者,大家都纯粹且友好地聚集在一起。这是我能直观感受到的体育所带来的和平。
冬奥会给我带来了体育竞技的震撼,也让我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包容,在过程中我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提升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珍贵的体验,会在之后的时光中持续地推动我成长。
| 冬奥村就像是一个“乌托邦”——安安冬奥志愿者
我是兴奋剂检测站的陪护员。兴奋剂检查分为几个环节,当时我的工作是到站外去找运动员进行通知。因为兴奋剂检查涉及到竞技体育的纯洁性,所以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程序走,任何一个操作不当都会影响兴奋剂检查的结果。将运动员带来检测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守很多规则,比如不能触碰他的东西。若违反了这些规则,日后假如这个运动员检测出兴奋剂阳性,那这个不当行为可能就会成为无法给他定性的一个原因。
因为我们抽查运动员的时间点都比较特别,可能在早晨六、七点钟,也可能在晚上。好多运动员都是从睡梦中被我们叫醒,或者是刚刚结束训练,他们可能很累或者还没有吃饭就要去检测。这些其实挺打乱日常节奏的,但是他们每一个人对我们的态度都特别好,特别尊重兴奋剂检查的工作。这件事情也体现出大家对“公平竞争”的敬畏与认同。
受访者供图|下夜班的大巴车
在给世界各地人员的提供交流的广场区,我们会遇到各国的记者、运动员以及他们的随行团队,大家都会很积极地交流。我们会给他们介绍一些关于北京的风土人情和各具特色的场馆,聊聊在冬奥村的生活体验。大家虽然互相都不是很熟悉,但是每个人都很随和亲切,能够毫无负担地交流沟通,这样的氛围特别好。
受访者供图|冬奥村广场的大团结
参与冬奥会的人都有一个换pin(徽章)的文化。我们通过交换彼此特有的pin,能收集到很多不同的徽章,但比起徽章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徽章的意义。它可能代表的是我跟那个国家的运动员之间的故事,或者一段冬奥的记忆。
冬奥村就像是一个“乌托邦”,而且因为疫情的原因,冬奥村需要进行闭环管理。这种物理层面上的隔离在某种程度上更增强了冬奥村“乌托邦”的氛围,能够让我们忘却“村”外的烦恼和焦虑,纯粹地享受体育的乐趣,人与人之间可以真诚友好地交往、互相支持。
| 不同国家的人一起协作,朝着共同方向前进,是奥林匹克精神给我最大的感动——小柒北京外国语大学冬奥会日语服务志愿者
我主要是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的语言服务部门工作,在赛时主要是给外国媒体和运动员在采访时提供必要的翻译交流服务。
受访者供图|提供日语服务的志愿者
体育活动是跨越国籍和背景的,哪怕有语言障碍,所有人都能在一件事下平等相待,或者在一个赛场上去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水平,这非常具有包容性的一件事情。
在竞技过程中,选手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理解;我们作为志愿者,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一起协作,怀着一样的目的,朝着共同方向前进。这是在我的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中,能带给每一个即使是不做体育的人,最大的感动。如果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样的精神,那么将是对世界的和平和繁荣的极大促进。
体育运动比其他的一些活动更注重平等,是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去超越自己的,相互激发、促进的过程。
谷爱凌在首钢大跳台夺金的那一场比赛里,法国选手苔丝率先完成了两周偏轴转体1620的动作,当时在场的我们都认为她会夺冠。但她在第三跳中遗憾地失误了,而谷爱凌则凭借两周空翻转体1620反超了比分,夺得冠军。
采访时有记者问谷爱凌如何评价这次比赛,她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她的胜利应该也有属于苔丝的一部分,因为在她开始训练大跳台的时候,这个项目发展是十分艰难的,很少有人去投身这项运动,她觉得有人一起做这个运动是非常鼓舞她的。她说当苔丝跳出了1620的时候,自己也正是受到了这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所感染,才完成了对自己的挑战。
受访者供图|暮色下的奥运五环
我认为她们在赛事中展现出来的这种平等竞争,超越自我的精神和跨越国籍的友谊,正是体育赛事所能体现的和平精神。
| 预告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懵懂初知,到成长为重要的支撑力量,大学生冬奥志愿者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最庞大的工作群体,以其毛细血管般的作用触达着每一个细处,在他们的每次与人的沟通和传递中,国与国的理解也得到增进。在“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国际日”专访的下篇,我们将全篇展示不同的冬奥志愿者工作,呈现不同视角下的“一起向未来”。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91号
南京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