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和平论坛
资讯

和平与性别平等 | CSSCI期刊2021年第一季度性别传播论文综述

来源:UNESCO媒介与女性教席

2021-04-28

 

导言

本期的学术观点,从收录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期刊中,选取了2021年第一季度(1月-3月)所发表的、涉及性别与传播议题的论文。我们按研究主题对这些文章进行分类整理,汇总为一期介绍性质的文献综述,供关心性别传播研究的读者们参考。


一、性别议题的媒介再现:她题材的影视作品

大众媒介对性别议题的再现是性别传播领域的重要议题,而影视作品对妇女与性别问题的呈现,是相关研究的其中一支。2021年第一季度,期刊《中国电视》便先后登载了三篇聚焦国产女性题材影视剧的文献。三篇论文的共同背景是2020年以来以电视剧《三十而已》为代表的、女性题材影视剧集的热播现象。

黄金华与石天悦对《三十而已》中三位女主角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剧在女性形象塑造上的诸多创新,如鼓励对当代独立女性的多元阐释、突出女性发展的主体性、突破过往女性题材作品中“女性绝对胜利”的叙事成规等。雷桐从创作技巧层面探究《三十而已》在同类型电视剧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作者在对比过往国产影视剧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之基础上,指出对而立之年女性形象的多元塑造,以及讲述女性故事时真诚平实的叙事视角,是《三十而已》的亮点所在。

 

image1 

电视剧《三十而已》剧照

赵聪则回溯了近年来女性题材影视剧热播的现象,并在类型学框架下进行反思。赵聪认为,女性题材剧集的热播,受到了世界范围内女性平权思潮的影响,也有流媒体平台商业力量的推动。在文中,赵对业界与创作话语中的“她剧集”与学术范畴中的“女性题材剧”进行了区分,指出两个相近的概念在底层逻辑上的不同之处——前者强调女性用户与女性观众的内容消费力,后者侧重于女性表达的创作取向——并提示人们警惕“她经济”资本逻辑对影视剧创作的捆绑。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三篇文献所使用的经验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合,但是在界定“女性题材影视剧”这一概念时,三文作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黄金华与石天悦使用了“女主剧”这一指称,从叙事层面强调女性角色在剧情中的主导作用。雷桐将内容上“表现女性情感生活”视为她题材电视剧的重要特征。赵聪则关注到传媒业界与学术研究两个场域中对女性题材影视剧的不同表征。

总的来说,从小妞电影到“她剧集”,“女性向”的影视作品在学界与业界都具有长盛不衰的生机活力。后续研究或可在基于影视剧内容的叙事分析与再现分析之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分析与批判的力度。例如,从传播者层面,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检视女性题材影视剧作为媒介产品的生产与分发;从受众/用户层面,关注观众消费与解读女性题材影视剧内容的具体过程。

 

二、媒介与女性经验

女性作为受众(audience)或用户(user)的媒介实践是传播学研究所关注的议题之一。在2021年第一季度,有两篇文章分别在健康信息设计与媒介赋权的视角下,对女性在参与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考察。

冉华与耿书培在《新闻大学》2021年第二期上发表了文章《远虑的冒险家:一项关于健康信息框架对女性HPV疫苗接种态度和意愿影响的随机实验》。文章立足于HPV疫苗接种这一与女性息息相关的健康宣导活动,在框架研究的理论框架下,探究基于不同框架所设计的健康信息,对女性疫苗接种的态度与相关行为意愿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该研究以女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实验的方法,验证了多框架组合式信息在HPV疫苗接种层面的劝服效果。

《新闻爱好者》2021年第2期中刊载了刘乐乐与张淑华撰写的论文《乡村女性的媒介使用与自我赋权》。在该文中,作者在赋权的概念框架下,对平顶山金宝巧媳妇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淑娜的案例展开个案研究,分析乡村女性的媒介实践在其个人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作者认为,媒介赋权乡村妇女的路径包括:激发女性主体性、提高女性话语权、消解城乡对立、重构不平衡的性别权力结构等。不过,该文在积极评价媒介对乡村女性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将乡村女性的发展等同于女性的城市化,存在着城市中心主义的倾向。

媒介与女性赋权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丰富着性别传播与发展传播学交叉领域下的研究成果,一方面能够为致力于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的社会行动提供助力。关注相关议题的学者可以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媒介与女性赋权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提供更多在地化的经验材料。

 

三、全球化视野下的性别传播研究

全球化视野对于性别传播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从学理层面来看,不管是社会性别研究还是传播学研究均受到海外学界的深刻影响,需同时处理“在地化”与“走出去”两个问题;而从实践层面来看,在深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一国妇女乃至全体人民的生活境况也不能免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本部分收录的两篇论文均以包含全球视角的分析为亮点。

朱学峰与王琴在《妇女研究论丛》2021年第一期中发表了论文《性别议题的媒体表达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基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剩女”议题报道的分析》。该文以性别议题的新闻报道实践为切入点,探讨通过媒体表达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策略。作者选择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对“中国剩女”的报道作为分析文本,从分别代表中西媒体立场的两家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所刊登的新闻资讯中进行抽样,并对抽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在性别议题上提高媒体表达质量是提高中国国际传播力的重要路径。从媒体机构的角度出发,媒体表达质量的提升具体可从四方面着手:统筹多元、平衡、适切的信源;寻求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增强应对意识和能力;强化受众意识四方面。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登载了徐芳依撰写的《全球化背景下性别叙事的新变化——以<花木兰>银幕形象为例的研究》。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事通过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代代相传,又在20世纪末伴随着迪士尼改编动画电影的热播走向世界。在此背景下,徐在后现代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框架下,以“花木兰”在不同版本的改编电影中的媒介形象叙事流变为例,综合电影文本、导演与观众的视点探讨全球化视野下电影性别叙事的新变化。在花木兰的故事通过国内外不同版本的改编电影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过程中,该文梳理了一条世界范围内的女性创作主体抗争隐性父权制的脉络。作者对2020年迪士尼改编的真人版花木兰电影在超越性别刻板印象、塑造中国独立女性形象等方面做出的突破给予了积极评价。总的来说,花木兰的改编电影为女性主义电影研究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经验材料,后续的相关研究或可进一步将跨文化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等视角纳入考量范围中。

 

四、性别,传播与中国历史

本部分收录的两篇文章分别为《时空的记忆:苏区报刊宣传画中的女性图像叙事研究》与《卫生知识与性别分工———近代中国传染病知识的性别化传播研究》。两篇文章均选择从社会性别的理论框架下对中国历史上的传播实践进行分析,有助于拓展当下的性别传播研究的历史纵深。

《时空的记忆》作者为王彦霞,刊于2021年1月《编辑之友》第一期。本文将目光投向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的媒介传播实践,关注宣传绘画这一特殊的传播载体。作者认为,中央苏区报刊中刊载的女性主题宣传画,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所生成的一种全新女性图像话语系统。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作者对妇女主题的苏区报刊宣传画展开了符号学分析,总结其叙事特征,指出苏区报刊宣传画中的女性图像叙事在本质上是一种跨媒介叙事,是空间叙事维度的时间性延展。王认为,虽然在宣传画规劝之下的女性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被动性与从属性,但是女性图像叙事在当时妇女革命队伍的建设与妇女解放事业中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卫生知识与性别分工》一文于2021年1月刊载于《妇女研究论丛》第一期,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姚霏。该文的分析综合了医疗社会学研究与性别传播的视点,既丰富着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成果,也拓展了中国本土的女性健康传播研究的讨论维度和历史纵深。该文立足于社会性别的理论视角,对以女性为目标受众的近代传染病卫生知识传播进行考察,同时将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人际网络等其他社会经济要素的作用纳入分析维度中。具体而言,本文调查了妇女报刊、女校教科书、女性人际传播三类面向妇女之媒介的有关史料,从大众传媒、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角度出发,分析近代卫生知识的性别化传播过程。姚霏在文中指出,近代妇女卫生知识的传播,一方面将疾病预防与看护同家务劳动绑定,折射并强化着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一方面又在妇女传授现代医学知识的过程中,客观上与当代女权运动实现妇女现代化的目标共振。姚同时认为,近代妇女卫生知识传播的历史经验,能够为当代的女性健康传播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五、性别传播与女性主义理论

性别传播研究与中外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本部分收录的三篇文章既有对女性主义理论发展方向的评述,也有本土既有性别传播研究的总结,有助于读者从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中把握性别传播研究的动向。

湖南理工学院金春枝于2021年3月在《求索》第二期发表论文《赛博女性主义对性别二元论的突破及其价值体现》,对赛博女性主义(cyberfeminism)这一新兴女性主义理论流派展开介绍与述评。赛博女性主义又译作网络女性主义,相关理论的发展与互联网与数字媒介技术的勃兴息息相关。西方学界对此有较为丰富的讨论,中国学者亦可从中汲取研究当代网络空间中的性别传播现象的视点。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对于当下的女性主义流派进行了简要介绍,认为不论是传统女性主义还是技术女性主义都存在性别二元论的分析方法,而赛博女性主义脱胎于二者又在诸多方面超越二者。赛博空间消解了众多边界,能够帮助女性隐藏真实的自己,使得女性能够在赛博空间获得自由和解放。 

《再现、互构、生产: 中国都市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一文由黄珞、李明德合作撰写,于2021年2月发表在期刊《现代传播》上。黄、李二人在以意识-现实为谱系的哲学逻辑的思考中,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女性主义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的实践与理论做了梳理,以实践案例分析延伸至理论分析,认为女性主义电影经历了一个从再现社会现实到与社会现实互构再到与媒介和现实共同构建话语空间的过程,而这与社会的实践密切相关,也是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统一性的自证。但作者同时也提醒我们保持对于“大女主”影视的警惕和对网络空间的理性认知。

2021年3月,《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登载了卜卫撰写的论文《女权主义思潮中的媒介研究:重构与反思》。该文是一篇反思性的文章,基于对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我国一系列媒介与性别研究和实践的考察,总结了中国本土性别传播研究的三类学术框架:

(一)“传送模式+女性”框架,即传播者+(女记者或女报人研究)→媒介+(妇女媒介研究)→信息+(信息/文本的性别分析)→受众+(女性受众媒介行为和态度研究)→效果+(媒介对妇女影响的研究)。该框架在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加入女性,集中于媒介内容的社会性别分析,试图揭露出刻板印象背后不平等的文化意识形态。

(二)文化研究框架。该框架强调以受众为中心进行研究,分析处于不同社会和经济结构中的人们,如何运用自己所处的结构为接收到的信息制造意义,适应它们以及透过何种策略颠覆它们。

(三)传播行动主义研究。其研究发起、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都与在地促进改变的行动有关,也可能是一个行动研究,这与在“传送模式+女性”框架中具有在地特色的“行动者研究”相呼应。

卜卫指出,女性主义理论和媒介理论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作为理论框架的社会性别概念具有其复杂性与流动性。这督促我们更深入思考各种女性主义思潮的演变对媒介与性别研究的影响,认真反思知识生产、媒介、妇女这三个关键概念以及在地知识谱系和传统,才有可能产生具有解放妇女意义的地方知识体系。

附录:综述文献列表(以综述顺序排序)

image 

2021-04-28 03:40:34
资讯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91号

南京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