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和平论坛
论坛嘉宾发言

大熊猫国家公园巡护员李芯锐 | 有一条路——回到故乡

0


李芯锐在2021年南京和平论坛环境挑战与青年行动主题发言中分享了自己退伍后回到家乡参与保护工作的故事。

李芯锐,退伍军人(坦克兵),80后返乡青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四川关坝大熊猫保护小区)巡护队长,参与成立“四川关坝流域自然保护小区”,开展野生鱼类恢复、野生动物监测等保护工作。中央电视台《遍地英雄》报道人物。


1

图源 | 南京和平论坛


我在1996年的时候,可能在座的很多年轻人还没有出生。那时候我在读初一,我们学校来了一位姓付的教授给我们做了一场关于熊猫保护的演讲,我们就是属于熊猫故乡的人,但是其实以前可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演讲我们就产生了兴趣,所以我们班的四个同学,组成了一个兴趣小组,去深入了解熊猫和保护的知识,同时去了解一些救助的事迹。在老师的指点下我们写下了当时获得全国一等奖的作文。

当时是全国林业大采伐的时期,我在那一堆木头下面有了人生第一个幼稚的理想,我要当记者,我要写文章阻止大家砍木头,保护家乡的资源,这个就给我埋了一颗保护熊猫和树的种子。后来我几经周转,当兵、打工,也到过大城市,看过外面的世界,但是还是选择在2011年回到故乡,想让自己心里面的种子在家乡的土地上发芽。


2

图源 | 李芯锐

    

2009年的时候我们村就有了养蜂合作社,但是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就遇到了第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口。当年是四千箱蜂蜜不知道该卖给谁。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培训班到关坝来访问,我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有人帮我注册淘宝,有人教我用微博,有人给我们送了无线网卡,就这样我开始主动的帮助他们卖蜂蜜。

我是初中文化,天天晚上忙到十一二点,网上的问题千奇百怪,这都不要紧,最要命的是我打字是一指禅,大家知道一指禅吧?不是一阳指,我是需要“你好”一边翻字典,“NIHAO”这样去打,同时还要看专业的书籍来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我每天晚上就是苦练一指禅去接单再发货,那个寒冷的冬天我就给合作社卖了五万块钱。

这个事情的急迫感和残酷的经历让我总结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离开项目我们能活下去,第二句话是离开项目我们能够活下去,第三句话是离开项目我们能够活下去。2013年我们开始抱着蜂蜜到北京去找市场,然后自己注册商标。2013年到2017年,连续五年时间我们累计给合作社的股东分红达到投资比的220%。

然后从动物保护扩展到森林扩展到河流。我们村里有一种鱼特别好吃,当年在我们那里就三百块一斤,现在一千块一斤在成都都不一定买得到。2016年开始我们就放种,2017年我们就开始出现了鱼苗,然后我们抓到第一波电鱼的人,是不认识的人,所以我们很愉快的交给了派出所。第二次来的人是我的同学,当我去阻止他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那个画面,我灰溜溜的回来了,然后我给我们书记打电话,他带着派出所的人去阻止了他们。通过这两件事情,我们村的河道保护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我们在河道保护之后,我们就需要更多的去解决更多的问题,我们通过参与式的方法,带动村民去描绘我们共同的愿景,去做社区营造的工作,让我们的村民更多的参与到保护的工作中来,或者来理解这个事情。


3

图源 | 李芯锐

 

截止到现在,我们村的冷水保护90%以上是靠我们的村民自己来举报,然后我们巡逻队员去阻止。2018年我们村成为第一个不需要种树的公益保护地,蚂蚁森林的,同年获得第六届野生动植物卫士奖。关坝的保护有了成绩,但是我们的产业或者说收入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突破。养蜂是一个比较好的产业,但是我们靠天吃饭,受天气影响比较大,产量有限,同时再好的蜂蜜也愁卖。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但是我们想着怎么样去保护环境中获得收益呢?我们尝试做自然教育,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三年的经营也是26万,利润是5万,这个数额可能对大家来说特别特别小,但是这个26万是给我们村做了增量,而不是减量。

回头来看我们村我回来的这十几年,我们村的人回来了,这是我们关坝的葫芦娃团队,然后我们山里的动物,熊猫、灰熊、金丝猴回来了,水里面的鱼、水獭回来了。


4

图源 | 南京和平论坛

    

这个图片大家有什么感觉?有没有觉得是假的可以举手我看一下,我很早就看到了这一张图片,这一张图片我到上周听到北大李老师的公开课我才知道,这是真实发生的,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做熊猫研究的时候,这个熊猫就是正在和村民一起看电影,被香港的武打片吸引了,所以这是真实的。相比人和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或许才是最高的水平。

我们关注可持续发展,熊猫保护第一线或者是乡村振兴的最前沿的主要阵地在哪里?我个人觉得应该是类似千千万万关坝这样的村子,这些村子背靠生态资源最好的区域,但是也是最穷的区域。


5

图源 | 李芯锐

    

在学术上有一个词叫胡焕庸线,青山绿水怎么样实现?共同富裕怎么实现?CCTV17在2019年拍了一个主题片,《天地英雄》,对我们有一些报道,但是这个报道其实只是我们的实践和探索的一块砖。我们在利益分配上兼顾村集体,兼顾多劳多得,背后有一个出发点,就是让经济利益和生态保护不冲突,甚至携手共行,这样才可以达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城市人才大量聚集,同时人才大量浪费。在我们中国基础越来越好的今天,我们在乡村有一片天地,难道还是不能和城里有工作相比吗?我叫李芯锐,只是一个小农民,读书不多,没有什么天赋和能力,我都可以,你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编辑 | 李亚辉 朱昊

审核 | 潘庆安


-END-

2022-11-30 04:38:32
论坛嘉宾发言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91号

南京 中国